镇国符信

「得志行乎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 孟子・离娄下

符节揆信,所以立国。第二春秋二百四十年以降,纷起列国以兵胜而力克,遂成一方之主。而立国欲正,须有法统。不止于春秋列国的旗号,欲证明自己的统治乃是顺天应人之命,诸国需要代表着正统性的有形之物。而见诸信史的古之重器,无疑是最好的证明。当今六州五国,莫不握有足以镇国的符信重器。尽管这些先秦重宝的真伪,在千年历史中向来扑朔迷离,但元首与帝王们所需之物,向来只有一字曰「信」。



「晋 桐圭之叶」

「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

—— 史记・晋世家

一次少年玩乐,一句指物戏言,一片被裁作圭形的桐叶。年少的周成王与幼弟叔虞在游玩中笑道,我将唐国分封于你,这片桐叶即为凭证。这本不过是一句戏言,但天子没有戏言。史官记录了这次分封,周公则认定了天子之语。于是在桐圭之叶的阴影下,年少的叔虞被分封于唐地。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唐为晋,是为晋侯燮。五霸七雄,千载未磨的万乘强晋国号,便由这最初的剪桐封拜而始。

而今掌控于三晋第二联盟手中的,相传乃是叔虞受封于唐时,天子所赐的玉圭礼器。青玉信圭,隐有脉纹,夜自生光,王执是镇。桐圭之叶最初在春秋一五五九年,由韩国发掘于曲沃大城之中。三晋第一联盟时期,韩国曾将其献予联盟,又在联盟破裂后将其收回。赤莲教起义时期,逃出晋阳的韩国宗室南渡迁往阳翟,携桐圭建立了南韩。但赶来勤王的南韩各路侯王,却因争夺桐圭之叶而内斗,致使南韩不攻自破,桐圭之叶也被献于赤莲佛国。

三晋第二联盟结成时一百零五项协议的第二条,即是智国将桐圭之叶作为三晋的共同符信,交由联盟共管。三晋三国两分两合,尽在桐圭一叶之间。那青玉信圭中的正统性之脉络,上溯千年其犹未止。


「齐 禹铸九鼎」

「夏禹铸九鼎,以昭示天下。天下遂归夏,而世传之。」

—— 易经正释・鼎

舜禹禅让,九州乃分。夏禹收九牧之金,铸以为九方鼎器,万象万物,尽为鼎铭。夏后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九鼎历传三朝,而失于秦,从此千年未现。相传春秋一五八五年,青州诸国沐浴王化,结成齐鲁联邦之日,洛阳地裂而九鼎复现。三公委员会引以为祥瑞之兆,暴秦得国不正而九鼎不出,如今联邦代天受命而禹鼎自见。以此九鼎为镇国之器,齐鲁联邦乃设天子之位。

禹铸九鼎供奉于洛阳宗庙九鼎大殿中,不对三公九卿外的任何人开放。殿内洒扫事务,均由机关自动打理。唯有三公委员会成员更变时,才得以入殿受职于九鼎之下。相传九鼎上铸万物,而人人所见不同。其上铭文物象,皆上承天召。因此历代三公九卿对九鼎外形与铭文的描述,也尽不相同。


「西秦 传秦玉玺」

「玺方四寸,上勾交五龙。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 史记四库

始皇帝一统天下,而采蓝田之玉制玺,为皇帝印信。命墨家巨子以虫鸟篆字铭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有秦千年以来,传秦玉玺历三十五世皇帝,始终为秦朝镇国之器,皇帝正统之铭。地分浩劫后,传秦玉玺为秦朝宗室所持,流落雍州之中。承天民宰秦帝国开国皇帝嬴穆持此立国,乃复秦践业于故土。

西秦立国以来,传秦玉玺一向藏于西京宫室之中。但坊间相传,曾有一名家贼人将之盗出,造就假龙之乱后方才追回,而西秦对此一向矢口否认。嬴桓造圣德皇帝号真空飞艇,将禁宫升入云霄后,传秦玉玺亦随之携去。东西两秦所持玉玺之真伪辩诬,自第二春秋以来便相互攻讦不断。玉玺孰真孰伪问题,一向是两秦的最大逆鳞。


「东秦 和璧玉玺」

「秦得和氏璧,乃以玉为之,螭兽纽,在六玺之外。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 资治通鉴纲目

楚人和氏得玉璞,献之于楚王。楚王以为石,三刖三献,抱玉泣血,乃出荆山之虹,是为和氏璧。赵国上卿蔺相如曾以玉质秦,传完璧归赵之名。和璧荆虹白璧无瑕,实乃古今美玉第一。始皇帝一统天下后,以和氏璧制成传秦玉玺,是为皇帝印信。其上有墨家巨子正篆亲铭:「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有秦千年以来,传秦玉玺历三十五世皇帝,始终为秦朝镇国之器,皇帝正统之铭。

地分浩劫后,传秦玉玺为秦朝宗室所持,流落扬州之中。大秦众政国开国元首嬴文持此立国,以玉玺自楚王手中换取十五座大城,是为东秦开国基业。东秦逐楚后,自楚国夺回玉玺,重归于新京元首府中。东西两秦所持玉玺之真伪辩诬,自第二春秋以来便相互攻讦不断。玉玺孰真孰伪的题,一向是两秦的最大逆鳞。



「燕 宗周节钺」

「武王伐纣,纣赴火死,武王斩以玄钺,悬其首于大白之旌。」

—— 论衡校释

武王十三年,周师败商军于牧野,纣王自焚而亡。武王持钺亲斩其首,自此宣告了商灭周兴。商朝既灭,武王举行祭社大礼昭告天地。祭礼之中,周公旦持大钺,召公奭持小钺,左右夹辅周武王。武王立周后,召公奭被分封于燕地,是为燕国之始。祭社之礼中的大小节钺,便作为封信赐予历代燕王。此二钺历代相传,逃过了秦朝的历代收天下兵铸金人,直至今日仍为燕王室所持,供奉于上京宫室中。革命政府时期,燕国革命党人一度将其以五十燕铢的价格出售给「起义工业」,后世的十三巨头之一。幽燕企业同盟迎回燕王后,宗周节钺被起义工业归还王室。


除非特别注明,此页文本遵守 CC BY-NC-SA 4.0 授权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