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阵行坛,齐国高级将帅的战场座驾,六州最为庞大的陆上战争兵器之一。作为齐鲁联邦大营级战阵的核心,行坛不仅是一座移动堡垒,更是整个战场的指挥与调度中枢所在。
战阵行坛正如其名,将整座祭天之坛搬上了战场。根据将领的好恶,其形制武备多有不同;但唯一不变的,是其上的四根巨型电磁支天柱。这种天柱蕴含着磅礴的电磁能量,能将精心调校的强大磁场散播到整个战阵之中。联邦的诸多天雷大阵,也为配合这种磁场精心操练而成。敌人的箭矢会在磁场下偏离失速,无法触及行坛分毫;而己方的枪弹,则有事半功倍之威能。战场上,仅仅置身行坛的无形磁场间,便能令齐军士兵安心万分。
士兵们望向行坛时,不仅是为祈求一分心理安慰。行坛四面均有先贤卫队组成的百色铁牌大阵,卫队沿级而列,以手中牌色的轮换组成四幅巨幕;可将指挥官的命令第一时间以画面传达至全阵上下,亦能阻挡未被磁场拦截的箭矢。伴随大阵令人眼花缭乱的重组,齐军可在同一时间完成惊人复杂的多线指挥。
行坛本身也是一座可怖的火力平台。九门感天电磁主炮、天坠型爆弹阵列、与坛主加装的不计其数的火箭与电力兵器,赋予了行坛超规格的毁灭性火力。在齐鲁联邦的大型进攻行动中,往往使用行坛作为矛头,以电与火彻底摧毁敌方的战壕与防御机关。
战阵行坛是仅有高级将帅方能配备的专有战争巨械,往往整个大营的行坛,也不超二三之数。不同的行坛配备俱有不同,其中以补天战争时期,元帅第五祎的座下行坛为最。这座隶属东大营的行坛战功卓著,一度被目为永不陷落的联邦象征;但在燕丹特区战役末期,这座行坛被燕晋联军击毁,第五祎本人也殒命于突围途中。
据传闻称,是墨家的明鬼之伍冲进阵前,引爆了某种装置;致使行坛的磁场短暂瘫痪,才为三晋争取了狙杀第五祎的战机。第五祎的战阵行坛在战后被墨家回收,作为发兵相援的代价。补天战争后,南部新兴诸邦的大营不再追求行坛的盾坚炮利,转而推进基于行坛原理,小型轻量化战争兵器的研发。据称,部分南部邦的教师营,已有这种新型兵器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