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最为繁华的城市,超过一千六百万人定居于此,以一城吞吐着天下十分之一的交易量。这座普天之下最为声名昭彰,也为最臭名昭著的无税之城,由混乱与镭金铸成,
燕丹特区之主,占据燕国半壁江山的绿脸工业,其传奇正起于这座都市之中。作为易水以西的首善之城,燕丹特区是绿脸工业的绝对腹地。镭金流水线流淌的碧色幽光,吞没了债务劳工的亿万阴影。
天光区外的不昼之地中,大小帮派横行于街巷之间,他们俨然是这座城市的第二统治者。为了争夺走私与骨灰生意,帮派战争无时无刻不在特区上演。而只要不影响公司的利益,绿脸工业的脸谱卫们,会微笑着收下帮派的大笔贿金。
春秋1776年,燕丹特区的城市区划如下——
- 中城区
又称「绿珀区」或「天光区」。绿脸工业的绝对控制区,绿脸工业集团总部大楼的所在地。摩天楼群勾画出流光溢彩的天际,万千企业与商圈坐落于这一带,商业贵族与公司高管也聚居于此。
在绿珀区,每一寸空气里都漂浮着一克黄金——相较中城那惊人的财富总量,这个说法甚至还略显保守。商贾与金钱流水般在中城集散,镭素的冷色光芒照彻了每具骨骼。
从医院到影院,从酒楼到青楼,中城的一切服务行业都居于六州魁首。在天光所及的每一寸,都有着镭金流淌。用金钱能换来的一切都能在此觅得,而在燕丹特区,一切都意味着金钱。
中城区的控制势力是「脸谱卫」。
- 脸谱卫
燕丹特区的执法机关,绿脸工业的私属武装。脸谱卫得名于他们统一佩戴的镭光覆面,绘有各异的脸谱纹样。
背靠绿脸工业的无尽资产,脸谱卫的装备几乎达到了采购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他们几乎人人都接受了公司的机关化改造,搭载着绿脸工业独门自研的战斗与通讯机关,而其人选亦是优中择优。
地下斗场的新星斗士,帮派招安的中坚打手,更有诸多重金雇佣的前游侠作为骨干。脸谱卫的「生旦净末丑」五门中,网罗着燕地最为精干的强手。绿脸工业创始人郑奇的亲随「十六捕雀令」,也多出身于脸谱卫中。
中城区的每个角落,都有脸谱卫的寒光装甲巡行;而燕丹特区的外城圈内,则并不多见脸谱卫的身影。在绿脸工业的放任下,帮派得以在特区肆无忌惮地生长——只要不触及中城商贾们的利益。但凡绿脸工业有利可图之地,脸谱卫便会如逐血的兀鹫般第一时间登场。
- 北城区
又称「青辞区」。特区文化产业的中心,六州最大帧影拍摄地「剪烟花苑」的所在地。酒馆蜂集,道观林立,北城的歌舞场永不停息。这一区域的人口是特区诸城区中最少的,但依然足抵一座小型墨城的人口总和。
「小唱居」、「黄雀酒馆」、「废云斋」,北区的名店令六州之人无不趋之若鹜。迷金醉纸的生活是北区的常态,那些想远离中城喧嚣的贵人雅士们,往往会在北区大隐于市。
控制着北城区的帮派是「不仁宗」。
- 不仁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不仁宗,一个世俗化的道家宗派,北城区实际上的掌控帮会。不仁宗的成员追求道家仪典,均作道士打扮。不知情者看到扛长刀重弩的道士,三三两两穿行于街市之间,恐怕要诧异万分。尽管如此,不仁宗成员中真正在册为道家弟子者,实则不到四成。
以大小道观为据点,不仁宗以「清谈捐」等名目向北区商家收取诸多苛捐杂税。得益于道门诸宗中排行首位的月捐,上京方面也对不仁宗的举动睁装聋作哑。
相较其他帮派,不仁宗的行事风格要体面许多——他们通过药物控制着北区的商人名士。西秦的肉牡丹,齐国的九台脂;六州诸多奇药,唯有不仁宗握有燕丹特区的转手渠道。那些未染此习的北区住民,不仁宗会专门邀请他们参加道观的清谈会,共飨奇药之享。而拒绝不仁宗的盛情,自然从来不是一种选择。
不仁宗的立场较亲绿脸工业,但据称与上京宫室有着机密的联系。其宗主方湛存(他的事迹待考);坊间风传,他便是道家昔日的掌门,「咎留之焚」的始作俑者,方咎留的后代。「十六捕雀令」中排行第九的「鸢筹」,正出身自不仁宗中。
- 南城区
又称「黑墙区」。特区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与货物集散地,因其排风系统故障,浓烟聚集天顶,如黑墙压城而得名。巨械工厂运转着半个幽州的货源,万千大宗交易发生在每个瞬息之间。
燕国军火的冶炼与制造,镭矿的提取与加工,工厂的滚滚黑烟时刻铸造着天幕黑墙。六州之人云集于此,在浑浊的空气中挣扎着各自歌哭。机械与人力的车水马龙在驰道中川流,南区正是幽州搏动不休的心脏。
控制南城区的帮派是「恢帮」与「玄鹤结社」。
- 恢帮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恢帮是一个高度军事化的帮派,崇尚武力与组织化。其骨干成员主要由燕晋两国的退伍军人组成,人员均穿着改造的制式装备,接受军事训练。对不熟悉两国军人者而言,很难将恢帮成员与两国军人分别开来。
恢帮把控着南城的运输业。黑墙之下,恢帮的护送服务是强制性的。一队重金雇佣的恢帮军士,能确保这一程的绝对安全无虞。而不从其道者,则在南城寸步难行。
恢帮的首脑何今山,人称「镭牙」,曾是燕军的一名士官。他在燕丹特区战役中被一颗枪弹掀翻了半张脸,从此便以裸露半口镭银假牙的骇人面孔示人。
恢帮内部有着严密的组织与上下级关系,仿效晋国的建制而成。他们同绿脸工业的军方有着紧密联系,和脸谱卫也关系匪浅。恢帮对晋国有着普遍的崇拜情绪,其中的佼佼者会被称为「名誉晋人」。他们认为唯有通过强化军力,才能助燕国「恢复」昔日的荣光。
- 玄鹤结社
「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
玄鹤结社,主要活动于南城区的东南部。结社的主体由燕丹特区的异国人组成,这些辗转流落至此的被排斥者,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团体。结社极度排斥外人,盘踞于黑墙区与白痕区的交界线间,垄断着这一带的运输与走私。
- 东城区
又称「白痕区」。燕丹特区尚名为「良乡市」时的核心地域,残留着大量的早期建筑。在特区刚刚划定之时,此区域也曾一度炙手可热;但随着镭产业的兴起,东区逐渐成为了被抛弃之地。补天之战中,一支逃入东城区的齐国教师营,又使此地成为了特区唯一战火波及之土。
今日,这里分布的多是低矮破旧的房屋,与从未建成的烂尾残址。庞大的贫民群体聚居于此,犯罪率与死亡率俱无法统计;唯一的支柱产业,便是源源不断的「镭尘产业」——也被称为骨灰生意——但镭素吸收不足,掺假混杂泛滥等痼疾;使得白痕区出产的镭尘,也一向被目为市场上的下等骨灰,不入商业贵族们的法眼。
白痕区的广袤土地上,战争的痕迹至今未被清除。火箭与铳弹的焦痕早已褪色,唯有断壁残垣间的寒月饥民,与骨灰黑市上的帮派火并一起,在燕丹特区刻下了一笔永不褪色的白痕。
控制着东城区的帮派是「白虹救国会」。
- 白虹救国会
「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白虹救国会,绿脸工业定性的恐怖组织。救国会怀有强烈的大燕国主义情结,认为公司与商贾是燕国积弱的病根;必须效法荆轲燕太子故事,以激进手段剪除公司的存在。
在自认被绿脸工业抛弃的白痕区,这种说法有着极广大的市场。他们会有预谋地袭击公司的队伍,以屠杀与掠夺为乐。他们策划过多次对公司高管的刺杀,也曾发起对绿脸工业的大规模破坏。著名的「无尤广场惨案」,便是白虹救国会的手笔。
对任何商队而言,如非必要,东城区都是绝对的禁地;整个白痕区的走私由救国会一手把控。而没有商队可劫掠时,他们便会将手伸向东城的贫民。
令人费解的是,救国会的行动似乎只针对绿脸工业发动。曾有人见过三联集团的队伍在东城畅通无阻,也有不明身份的公司人员与救国会高层密谈的流言。那些没有标志的武器和装备从来无迹可查,却是救国会屡遭脸谱卫清剿而不能绝的关键。
- 西城区
又称「苍尘区」。西城区是燕丹特区的制造业中枢,无数工厂吞吐着照眼的镭光。绿脸工业引以为傲的镭产业,正是在此地加工而成。从苍尘间绽出,燕地的镭光流遍六州的每个角落。
西城区的人口密度,居燕丹特区诸地域之最。无可计数的工人与技士,穿梭于层层机关流水线间;以血肉与机械,构成了这座名为「苍尘」的精密工业巨构。幽州的冷色血液,便从此汩汩流淌而出。
控制西城区的帮派是「马肝帮」。
- 马肝帮
「离魂如蚁趋槐国,猛鹫弥天问马肝。」
马肝帮是特区大小帮派之中,规模最大的组织。马肝帮得名于燕丹为荆轲宰杀千里马食其肝故事,表明帮派慕其高义。其成员主体为西城区的工人,极度强调义气与承诺,会为帮派情义置生死于不顾。
马肝帮是特区历史最悠久的帮派,起源于上京的街巷之间。曾背弃情义的帮派成员,会自断双手以示羞愧和悔过。那些有着一双机关手的马肝帮中人,往往是资历最老的成员。
马肝帮的首脑孟剧,曾是名动幽州的一代游侠。在补天战争后,他散尽积财,招揽「高义之士」,创建了马肝帮。他们善于发掘人才与介士,也精通燕丹特区的运行法则——一掷千金。不止于西城,马肝帮的成员散布于特区的每个角落。
- 特殊
- 十六捕雀令
绿脸工业创始人郑奇的亲随扈从。他们的来历一概不为人知,但无人不知其实力可怖。自创建以来,他们阻止了数十次对郑奇的刺杀行动,而未使其主伤损分毫。
十六捕雀令名录
其一 鸿冥 其二 鹤斐
其三 雁斋 其四 鸩雨
其五 鸦迟 其六 鹞官
其七 鸠南 其八 鹩坛
其九 鸢筹 其十 隼由
其十一 枭眉 其十二 鸰垂
其十三 鸾离 其十四 莺祭
其十五 鹊印 其十六 鸫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