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六州最大的新兴巨型企业,以燕丹特区为中心,控制着易水以西的整个燕国。绿脸工业在军火、义体、科研与制造领域均有深入涉猎,而尤以镭制品产业为突出。绿脸工业控制着六州最大的镭矿产区,掌控着独有的镭素开采与提纯工艺。绿脸工业将镭素广泛用于医疗,军火与日用品等领域,其近七成的产值均与镭息息相关。
前身:脸谱工矿
创立时间:春秋1750年
董事长/创始人:郑奇
总部:燕丹特区
市值:7900亿刀币
历史
春秋1750年,一名成功还清债务的三联集团契约劳工,在燕丹特区注册了一家名为「脸谱工矿」的企业。这名年轻劳工的名字唤作郑奇,因其连续四十个月蝉联幽陵矿井绩效第一名,被三联集团作为优异典型免除了债务。郑奇获得的不止是自由身,还有集团颁发的鬼工嵌金巨幅锦旗。郑奇把锦旗换了二十万刀币,作为脸谱工矿成立的初始资金。
五十年代的燕国,镭矿的开采与提炼都处于起步阶段。纯度与规模均居史上之最的幽陵镭铀矿区刚刚被勘探,而三联集团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在长期欠缺开发的易水以西,三联集团以王室的名义设立了免税特区,意在鼓励矿业公司的开发,将其命名为「燕丹特区」。而脸谱工矿将一切都投入到了镭与铀的开采中。
在当年,人们并不明白这种从沥青矿中提取出的荧色金属意味着什么。矿业公司更多专注于利用特区的免税条款转资和敛财,顺带开发些许伴生的铁矿。但郑奇相信镭会是整个燕国的未来。当上京科学院证明了镭针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后,镭素作为延年益寿的万灵药,在燕丹特区媒体之口疯传开来。世人相传,是郑奇暗中贿赂了特区各家新兴媒体为脸谱工矿造势。而当特区的各家矿产企业涌入沥青矿区时,近半的镭铀矿井已然落入脸谱工矿名下。
两年之间,郑奇从矿坑中挖掘出了脸谱工矿的第一桶金。一七五二年冬,三联集团同样注意到了燕丹特区的这家新兴企业,并启动了收购预案。三联集团开出的价格令人无法拒绝,而郑奇接受了上京的条件。若事态顺遂,郑奇本该成为三联集团旗下的一名寻常企业主,并在幽陵矿区终此一生。但脸谱工矿的收购谈判没能进行下去。
春秋一七五二年十月二十七日,战争爆发了。齐鲁联邦向协合燕王国与三晋第二联盟递上宣战诏书,开启了伏尸百万的燕齐之战。而后世称其为,「补天战争的开端」。齐鲁联邦的三十五万大军登陆雨港,绕开了联军的贺滨防线。十一月一日,齐军包围上京,补天战争的第一场大型战役「上京会战」正式开始。
受上京之围影响,三联集团对脸谱工矿的收购只得暂停。而协议书上的暂停很快就变作了「终止」。一七五二年十二月,上京陷落,三联集团挟王室仓皇西渡;燕晋联军指挥官章季寒亲自殿后,死在了阻击阵地中。震怒的三晋宗主发大军进入燕国,四十万晋军从白港登陆,途径燕丹特区向前线开拨。
前所未有的高烈度战争,催生了前所未有的军火需求。三晋研制出了贫铀穿甲弹药,并重启了击刹弩卫编制。而能向晋国大量提供合格铀素以供生产的企业,唯有脸谱工矿一家。大宗军火订单雪片般飞向燕丹特区,而郑奇早在战端初现时便全力扩大了产线。借着战争的东风,脸谱工矿的规模突飞猛进。当齐军将战线推进至易水以西,燕丹特区战役爆发时,脸谱工矿已俨然成为了特区最大的企业之一。
随着齐鲁联邦折戟幽陵,元帅第五祎身陨战阵,燕齐战争的结局已然不再是悬念。脸谱工矿并未受战火波及,还在战役中为晋军提供了大量支持。燕国的战争虽然结束,烈度更高的秦晋之战却在三晋本土爆发。郑奇手中的军火订单非但丝毫未减,反倒因受三晋赏识扩大了数倍。因三联集团在战争中的低劣表现,晋国对这个难以完全掌控的巨型企业十分失望。三晋有意在易水以西扶植一位新的代理人,而郑奇和他的脸谱工矿进入了大梁的视线。
一七五七年,补天战争结束时,脸谱工矿已然成为了燕国第二大的企业。三联集团忙于在战火蹂躏的上京舔舐伤口,无暇大规模打压这名新秀。郑奇买下了整个几乎未遭战火的燕丹特区,并将「脸谱工矿」正式更名为「绿脸工业」。响彻整个幽州的传奇巨企之名,就在这一刻从镭素的幽幽光芒中升起。